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寄书长不达,况乃未休兵。冯唐易老卧,吴魏甘穷已。今年好风领,灯下却愁时。我寄出的信一直没有送达,况且战争还没有停息。接下来,诗中通过描写家书长期未能送达的情况,表达了主人公对亲弟的思念之情。冯唐和吴魏也都逐渐老去和贫穷。虽然表现加入了边塞的自然景观,但真正的表达者还是对亲人的思念和困境的悲苦之心。
月夜忆舍弟(原文):
戍鼓断人行,边秋一雁声。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有弟皆分散,无家问死生。寄书长不达,况乃未休兵。
出门搔白首,若负平生志。冯唐易老卧,吴魏甘穷已。床前销得尽,月薄何情似?今年好风领,灯下却愁时。
译文:
在戍楼上鼓声打断了人们的行走,边塞的秋天里只有一声雁鸣。从今夜开始,草地上的露水依然白,明亮的月光仍然是故乡的光辉。我的亲弟们都分散在各处,没有家问他们的死活。我寄出的信一直没有送达,况且战争还没有停息。
走出家门时,我已经沧桑。仿佛忘却了往日的志向。冯唐也逐渐老去,吴魏甘于贫穷。在床前点燃的蜡烛已经熄灭了,月光也变得黯淡。今年好风的季节,却在灯下倍感忧愁。
(赏析)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,是他写给远在戍楼的亲弟杜光庭的一封家书。诗中以戍鼓、边秋、雁声、露水等描绘的边塞景象,展现了深远的壮别离忧思之情。
诗的开篇就直接描写了边塞的寂静和战争的残酷。戍鼓声打断了行人的脚步,边塞的秋天只有孤雁的鸣叫,给人一种荒凉和寂寞的感觉。明亮的月光透过冷冽的夜空,仿佛带来了故乡的光辉,唤起了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。
接下来,诗中通过描写家书长期未能送达的情况,表达了主人公对亲弟的思念之情。亲弟们都分散在各地,他们的生死和近况都让人担忧,但是自己却无法给他们送去关怀和帮助。
诗的末尾,主人公的心情更加低落。他已经沧桑老去,忘记了曾经的志向。冯唐和吴魏也都逐渐老去和贫穷。床前的蜡烛熄灭了,月光变得黯淡,这种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压抑的情感形成了反衬。
整首诗以表现壮别离之情为中心,以揭示边塞生活的艰难和诗人的苦闷之心。虽然表现加入了边塞的自然景观,但真正的表达者还是对亲人的思念和困境的悲苦之心。读这首诗时,读者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忧伤和无奈之情,从而引发更深层次的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