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鸟尽弓藏》是中国成语,意思是鸟都被射完了才收起弓,比喻事情已经结束,才力行节俭。后来,这首诗被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引用到他的《魏晋以来大代韵》一文中,他在文中解释道:“凡用兵者,不在于多器械,而在于争赏罚;善使之者,用也。圣人不用则藏之。故鸟尽弓藏。”因此,“鸟尽弓藏”成语形容一个人在行动中谨慎,做事节约。表示只有在必要时才展示自己的能力和资源,避免浪费和暴露。
《鸟尽弓藏》是中国成语,意思是鸟都被射完了才收起弓,比喻事情已经结束,才力行节俭。形容人做事从始至终都十分谨慎。
典故来源于《诗经·秦风·无衣》中的一首诗:“鸟无足而居,百姓无室而家。蜩无翼而飞,女子无蔽而嫁。有子无肩,士无甲,百工匮居。”诗中描绘了古代社会的困苦和贫困,人们连房屋、衣服等基本生活条件都缺乏。
后来,这首诗被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引用到他的《魏晋以来大代韵》一文中,他在文中解释道:“凡用兵者,不在于多器械,而在于争赏罚;善使之者,用也。圣人不用则藏之。故鸟尽弓藏。”意思是优秀的统治者只会在战争时使用弓箭,重要时刻才会展示他们的统治力量,而平时则收敛起来,节省资源。
因此,“鸟尽弓藏”成语形容一个人在行动中谨慎,做事节约。表示只有在必要时才展示自己的能力和资源,避免浪费和暴露。